顶端新闻记者 聂辉 北京报道
8月25日上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海关守护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成就。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介绍,河南等中西部省份,凭借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持,近年来外贸增速迅猛,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值占到本地外贸的一半以上。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徐想 摄)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实施封闭管理的特定区域。进口入区可以享受保税、免税,许可证件管理相对宽松,出口入区可以享受退税。多重政策红利叠加形成了助力企业发展的“强力磁场”。区内可以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检测、保税维修等业务,多元业态汇集形成了促进外贸增长的“强力引擎”。
王军介绍,“十四五”期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新增加19个,总数达到174个。同时布局更加优化,已经实现了全国各省区市全覆盖。我们持续创新监管、优化服务,不断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增长极”,2024年进出口值比2020年增长超过三成。
顶端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特殊区域吸引了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国际制造业巨头入驻,同步也带动了国内投资,辐射周边经济,促进了配套产业快速发展。
王军介绍,像河南、四川、重庆这些既不临海、又不沿边的中西部省份,凭借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持,近年来外贸增速迅猛。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值占到本地外贸的一半以上。可以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力推动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据了解,下一步,海关总署将持续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向功能多元化、产业高端化、贸易便利化、管理协同化转型升级,为服务我国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顶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