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全国“智慧农业建设典型案例”的内乡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全媒体记者 崔培林摄)
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放眼南阳大地,到处是热气腾腾的发展新气象。
——牧原实验室首个转化成果、牧元安粮异亮氨酸项目实现量产,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称赞:“南阳在合成生物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布局已初具规模。”坚持创新引领,我市接连在新能源装备及化工、航空再制造及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
——3.45亿元创业担保贷款为奋斗者注入资金活水,新增1283个停车泊位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52个“一点多能”物流点打通了农村物流末梢。省市两级重点民生实事相继落地,一幅幅民生愿景正化为幸福实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南阳大剧院的文化大餐,掌声传递出艺术的共鸣;方城七峰山生态旅游区“十里花溪”,登上《人民日报》等50余家媒体平台;卧龙岗文化园,青少年穿上汉服,感受三国文化。我市持续丰富文旅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暑期文旅综合收入超75亿元,同比增长12%。
——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淅川陶岔出水口水质达到Ⅰ类标准,“一河一策一图”南阳实践经验获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以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为牵引,我市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创新实践“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水源地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坚实。
“两高”,时代呼唤的“南阳担当”;“四着力”,南阳发展的路线图。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考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锚定“三区一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纵深推进“五聚五提”工作抓手,大力践行“六个弘扬”作风要求,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推动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持续突破蝶变。
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89.83亿元、居全省第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实干实绩扛稳了“经济大市、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近日,卧龙电气南阳防爆集团、中储国能联合研制的压缩空气储能105兆瓦2极高速电机发布,攻克了百兆瓦级电机“卡脖子”技术,打破了大功率高速电机依赖进口现状。
在牧原合成生物产业园,牧元安粮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项目已实现高品质异亮氨酸量产,成功破解饲料氨基酸领域的“卡脖子”困局。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牢记嘱托,我市坚定不移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布局未来、增创优势。生物医药产业,我市与千红制药合作,生产肝素钠等药品,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化工产业,加快中能建绿色甲醇与绿色航油一体化项目建设,助力南阳构建综合能源大基地。航空再制造和低空经济产业,有序推进南航技能训练中心、航空制造维修产业园等建设,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航空维修和再制造产业集群。
大抓项目、大快投资。我市坚持“按小时抓工作,按天抓落实,按周抓调度”,推动项目签约、开工、投产滚动实施。上半年,84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67.9亿元,总投资98亿元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50亿元的中天碱业、投资20.5亿元的汉冶特钢升级改造、投资20亿元的众德汽车高端零部件、投资15亿元的乐凯华光高阻隔膜等项目正加快推进。
招大引强、蓄足后劲。成功举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进南阳等系列活动,新签约落地钒储能产业全链条一体化、新能源一体化车桥、聚酯PET切片及纤维拉丝加工等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上半年,全市共签约项目476个、投资额628.9亿元。
开放带动、买卖全球。南阳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线路6条,通达中亚、欧洲、东盟等地区多个国家,去年以来累计开行25列,货重3万吨,货值4810万美元。上半年,南阳实际使用外资1788万美元、完成省定目标的82.6%,实际到位省外资金307.2亿元、全省第二。
以产业擎旗、以创新开路、以开放扬帆,南阳正以勇毅笃行扛起经济大市重任,挺起产业发展脊梁。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
“四治”融合,善治有方。我市坚持以“网格化”托底,“四议两公开”铸魂,不断夯实社会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强化法治保障,以良法善治为服务发展大局画好法治“同心圆”——
7月28日,《南阳市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地方性法规提请河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查批准。充分发挥法治建设护民安民的关键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16部地方性法规,以良法保障善治、促进发展。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三零”平安创建,突出“四治”融合牵引,平安南阳、法治南阳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抓实扫黑除恶常态化斗争,全市公众安全感持续保持在96%以上。坚持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一体推进,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法治建设优秀省辖市”。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可见。
突出德治教化,弘扬崇德向善文明新风——
桐柏县核桃树村的“村晚”将乡土生活与传统美德深度融合,入选国家级示范点;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818个……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坚持“以文化人”,倡树文明新风,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城乡居民道德修养、文明素质和自治水平显著提升,文明“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深化自治实践,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宛城区茶庵街道前陈营村曾经是典型的贫困村。如今,该村依托“五星”支部建设,用好用活“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小田并大田”工作顺利推进,全村2536亩土地实现100%流转,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容村貌全面提升。
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重要抓手,链式推动组织、人员、保障、资源、服务“五大体系”下沉。调整优化网格1.97万个,撤并网格2224个,选配网格长3.76万人、专兼职网格员7.22万人,上下贯通、联动融合、齐抓共管的“多格合一”基层网络治理格局基本形成,一幅干群同心、群众联动、人人尽责的奋斗画卷笔墨绚丽。
优化智治支撑,提升治理效能——
“爱南阳”App推出270余项应用,成功入选2025年数字政务博览会“政务服务增值改革典范案例”;“诸葛码”累计铺码347个,带来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生活服务全面升级。
美丽的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河面波光粼粼,成群的白鹭掠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里得到完美诠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治愈系的生态环境令人陶醉!”资深摄影爱好者王跃中每天挎着相机到白河岸边拍摄美景。这一幕是我市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写照。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嘱托:“要持之以恒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我市牢记嘱托,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扛起“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使命担当,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南阳正美丽前行。
筑牢“绿屏障”。全面推行“林长制”,造林面积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推进、总量连年居全省首位,汇水区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成功入选全球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打好“攻坚战”。开展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整治等,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上半年,全市优良天数130天、同比增加16天。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环保专项行动,28个国控断面达标率100%。突出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等,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100%。
打通“转换链”。在淅川县香花镇宋岗码头,“水上公路”“中原看海”等精品线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观光,好生态带火旅游消费市场,让库区农民过上了好生活,成为水源地人民发挥生态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我市进一步拓展“两山”转化路径,以生态产品经营开发和保护补偿为重点,推动林业碳汇、土地使用权、矿业权等自然资源权益交易。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牢记嘱托,全市上下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努力把南阳打造成近悦远来的文旅新胜地。
“楚风汉韵”彰显人文雅韵。这个暑期,夏日经济释放强劲动能,暑期游客接待量超过840万人次,同比增长4.3%;文旅综合收入超过75亿元,同比增长12%。卧龙岗文化园、医圣文化园、南阳府衙、内乡县衙,承载着历史人文的文化瑰宝在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中焕发生机与活力。我市完成四普文物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复查三普文物5772处,登记新发现文物1193处。八里桥遗址被纳入国家“夏商文明研究工程”总体规划,黄山遗址入选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文艺精品充满创作活力,邓州罗卷戏入选中国剧协首批稀有剧种保护传承项目。“新时代新征程新风貌”十大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放映公益电影2.6万余场。历史文化名城正奏响文化传承发展的激昂乐章。
“药食同源”带来康养体验。医圣文化园通过会议会展、义诊惠民、“疗愈式旅行”项目等,形成“1+1>2”的生态系统,实现了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成为文化地标、城市名片。西峡老界岭、南召五朵山、内乡宝天曼、淅川丹江形成特色民宿集群,为游客带来湖水清浅映山眠、药浴暖汤涤疲惫的消费场景。医圣故里药草香的“沉浸式”感受,让“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的城市品牌内涵得到新的丰富与拓展。
“山水入怀”激活绿色动能。绿水青山的馈赠赋予南阳发展美丽经济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居,“长期消费模型”让“打卡地”变成“生活场”,“一次游”变成“年年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城市元素、旅游景点、文化生活植入文旅产业,全域旅游产品融合发力,全面提升文旅产品供给力、辐射力、带动力。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5809.4万人次,增长4.7%;旅游综合收入482.3亿元,增长12.7%。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全市上下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励精图治、干事创业,全力以赴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河南擘画的宏伟蓝图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南阳的生动实践,奋力开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
全媒体记者 / 陈琰炜 柏伴雪 陈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