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警惕!
近日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
报告3起一般及以上级别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累计报告事件相关病例5447例
无死亡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
2025年7月
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2025年7月(7月1日零时至7月31日24时),广东省报告3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计报告事件相关病例5447例,无死亡。
分别为:佛山市顺德区报告的一起本地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病5295例,事件级别为较大;
中山市市区报告的一起本地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病22例,事件级别为一般;
阳江市江城区报告的一起发生在幼儿园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30例,事件级别为一般。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
2025年8月15日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致广东一幼儿园发病130例
引起大家关注
沙门氏菌到底是什么病菌
竟然会这么可怕
↓↓
沙门氏菌病为人畜都会得的感染性疾病,可引发急性肠胃炎,典型症状包括发热、腹泻、呕吐等,病情可持续4至7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据广东发布科普,在我国,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年来一直位居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此菌致病在广东很常见,广东省疾控监测显示,2013年,沙门菌食物中毒位居广东全省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第一位。
近年来
广东发生过多起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
1
广东通报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48人“中招”
2020年11月13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10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10月1日零时至10月31日24时,广东省报告1起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珠海报告的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发病48例,无死亡。
2
2个月大幼儿突然哭闹、拉肚子
原来是沙门氏菌惹的祸
2020年6月,深圳有孩子因感染沙门氏菌送医。
林女士发现2个月的宝宝老是哭闹、拉肚子。不仅如此,孩子还出现发热症状,烧到了38.6℃。林女士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化验结果显示是沙门氏菌感染。
医生提醒:
出现这些症状速就医
医生表示——
沙门氏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寄生在人类和动物的消化系统当中,肉蛋奶以及相关制品等均可被污染,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一般难以通过肉眼或者气味判断食物是否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
患者、无症状携带者、家养以及野生动物均可成为沙门氏菌属的传染源。发病者通常在接触感染源的1到3天内出现发烧、腹泻、腹痛等症状,既往报道中出现过血液感染的患者,会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不佳甚至死亡。
因此他提醒
如出现呕吐、腹泻或发热等不适症状
应尽快至医院就诊
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常年发生
这个季节天气热
因此发生的概率会增加
不想被这种病菌盯上?
那下面这些你可要注意了
沙门氏菌爱在这些场所“出没”
以下几点千万注意
俗话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先来了解下“对手”的习性
01
沙门氏菌通常在哪出没?
沙门氏菌可以污染肉类、蛋类、奶类、蔬菜等。
人们在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后,容易感染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也可以通过粪-口途径发生人传人,例如接触、照顾沙门氏菌病患者后未做好清洁而获得感染。
蛋及蛋制品
是这类细菌最爱出没地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小伙伴可能喜欢购买农家土鸡蛋。但实际上,农村的土鸡蛋和超市的普通鸡蛋,在营养价值上,并没有什么显著差别。相反,散养的土鸡蛋,总体来说还不如大超市的鸡蛋安全。
现代化的养鸡场,对饲养环境、饲料卫生、鸡蛋的保存和运输,都有严格的把关,鸡蛋的卫生状况更有保障。相较而言,土鸡蛋受细菌污染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02
如何应对“沙门氏菌”?
如何避免感染沙门氏菌?
办法其实很简单!
讲卫生、勤洗手
饭前便后洗手,接触了生肉,禽肉,生蛋等记得洗干净手。注意饮食卫生是日常预防的关键,不吃生肉生蛋;
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净后食用;在外用餐的话要选择正规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
购买即食食品时,看清生产日期及贮存方式;
选购新鲜食材,烹调时要彻底加热
沙门氏菌不耐热,60℃下20来分钟就能被杀死。烹饪的食物要煮熟煮透后食用;剩下的饭菜要放冰箱里冷藏,并且冷藏时间太久的不要再吃,冷藏超过了1天也要再次煮熟煮透后食用。
生熟厨具分开,食物存冰箱时也要生熟分区
厨房里砧板、菜刀准备两套,切生肉一套,切熟食一套,做到生、熟分开,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阻隔并扑灭苍蝇等病媒
被苍蝇污染、过期和腐败的不洁食物均要丢弃,切勿食用。
扩散转发!
提醒更多人
来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南方都市报、深圳大件事等
编辑: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