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天津港保税区低空经济:从“空中走廊”到产业生态的进阶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6:59:00    

  津云新闻讯: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低空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并已构建起“研发-制造-维修-应用”的低空经济全链条。而在这条产业链的隐秘节点上,天津航大雄英航空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大雄英”)用23年的技术积淀,悄然改写着某型直升机维修领域的国际竞争格局, 书写着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不久前,在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的一片现代化工业园区内,一架刚刚完成翻修的直升机正在进行最后的飞参数据校验。此刻,直升机驾驶舱仪表板上的实时参数通过航大雄英自主研发的机务保障系统实时传输至云端,后台技术人员在综合飞参判读系统中观察着飞机状态——这看似寻常的一幕,却是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变革的微观注脚。2025年,随着《天津港保税区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持续落地,这片占地204.3平方公里的空域,正成为撬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

  7000平方米厂区、130多名员工、40多项专利技术,航大雄英开创了国内首家民营企业进行某型直升机翻修的模式。这个2002年从部附件维修起家的技术团队,逐步构建起覆盖十多种机型、超千项民航部附件维修能力的业务版图,实现了技术突围的三次跃迁,用23年时间完成了从“小工厂”到“隐形冠军”的蜕变,

  2019至2021年,航大雄英突破某型直升机整机翻修资质壁垒,成为国内仅有的两家持证企业之一,维修周期从国际同行平均半年缩短至四个月,在此后两年间,航大雄英完成国内外7架该机型整机翻修订单,成功开辟了第二条增长曲线。2022至2024年,航大雄英建成液压泵综合试验台等关键设备,实现80%检测设备国产化替代,检测效率提升40%。2024年9月,航大雄英与天津港保税区签署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保税区鼓励支持其成立设备研发中心,发展某型直升机整机翻修项目及地平仪等机载产品研发项目,标志着其从“维修服务商”向“标准制定者”的跃升,对天津进一步完善直升机维修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替代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随着天津港保税区支持企业发展,为其在空港低空经济产业园批复用地和临港股权投资基金通过风险投资注入的第二轮融资落地,航大雄英斥资扩厂,规划投资1.2亿元建设动部件修理线,覆盖发动机、主减速器等21项核心部件,预计2026年投产后将打破高端航材进口依赖 ,剑指“亚洲最大某型直升机维修中心”的战略目标。

  航大雄英的技术突破,是天津港保税区低空经济生态的缩影。目前,航大雄英自主研发的机务保障信息化系统,可实时判读飞行参数、监测训练数据,为直升机运维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其动部件修理能力覆盖主减传动轴、旋翼桨毂、伺服机构等21项关键部件,大幅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航大雄英用自身的维修技术保障了保税区内直升机的高效运行。

  与此同时,天津港保税区联合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设立的“低空体系场景验证实验室”,也为以航大雄英等企业为代表的低空产业提供了空域管理、飞行器研发等领域技术支撑,形成了“北京研发-天津验证-全国推广”的协同模式。

  天津港保税区以航大雄英为例的企业创新发展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创新”,在政策与技术的双重赋能下,低空经济企业群聚形成了完成的配套圈。

  航大雄英的实践表明,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生态构建能力的较量。企业的崛起,既受益于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共振,亦反哺区域产业能级提升。航大雄英董事长孙连春坦言:“真正的较量刚刚开始,我们将努力将航大雄英打造成亚洲第一某型系列直升机整机维修服务供应商。”

  天津港保税区正书写着中国低空经济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型样本。随着空客亚洲中心、直升机产业化基地等项目的落地,保税区正以航大雄英等链主企业为支点,撬动千亿级低空经济集群。未来,保税区将瞄准“中国航空产业发展新高地”,推动航空制造、维修、物流、服务五大领域深度融合,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传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