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倒计时100天的号角吹响,作为赛事重要承办地之一的广州增城,正以澎湃的活力与坚实的筹备,向全国展示其日益强大的赛事组织能力与体育产业雄心。增城是如何凭借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下称“引领区”)建设的东风,加速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华丽蜕变?如何全力构筑大湾区户外运动度假目的地?
硬核场馆筑基石:专业支撑全运梦想
增城坐拥得天独厚的户外运动基因,富集的山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本底是其天然优势。更令人瞩目的是,增城聚集了多个大型专业场馆,成为承接顶级赛事的坚实后盾。
以广州飞碟训练中心为例,这座2010年的“亚运遗产”,总占地面积9.52万平方米,历经2024年升级改造及2025年新建综合楼后,总建筑面积已超1.85万平方米。综合楼分为飞碟靶场、主体建筑和赛事辅助区域三部分,拥有5套国际标准靶场、639座观众席及专业配套设施,完全满足国家队驻训与顶级赛事需求,是全运会飞碟项目的“核心战场”。
同时,增城坚持还创新构建“山地+水上”体育发展格局,致力打造集体育赛事、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文旅体综合体。
其中,北部派潭体育小镇瞄准“国家级户外运动度假小镇”目标,以骑行、徒步等山地项目为核心,正快马加鞭推进“3+6+10”核心工程:自行车运动训练基地、派潭体育公园、杨屋山地公园三大场地,智慧骑行道、登山步道、精品徒步网络及50个户外运动驿站串联成珠,构建森林运动网络;南部荔城体育小镇则充分发挥城市优势,以增江串联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水上运动基地及高校场馆资源,重点发展龙舟、赛艇、皮划艇等水上项目,打造充满活力的城市运动、全民健身及滨水休闲中心。
对此,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山地+水上”格局旨在发挥南北差异化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全域联动,让市民和游客无论身处山林还是都市,都能享受高品质的运动休闲体验。
产业动能释活力:赛事经济蓬勃兴起
依托这些硬核设施和优越环境,增城近年以“赛事为媒”成功点燃区域发展新引擎。
2023粤港澳大湾区铁人三项赛、2024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广州·增城站)、2024粤港澳大湾区女子半程马拉松等大型户外赛事相继成功举办,吸引了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健儿同场竞技。
在赛事的助力下,2024年增城全区接待游客近35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40亿元,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这一动能,在精细化运营中迸发出澎湃势能。作为增城“跟着赛事来增城旅行”系列活动之一,2024中国自行车运动骑游大会吸引了5000名选手(含港澳562人)参与,不仅刷新了增城单场骑行活动规模纪录,更联动龙门、博罗等周边区域文体旅资源,成为引领区建设的标志性实践。赛事期间,派潭镇温泉酒店入住率达86%,周边民宿入住率飙升至92%,创历史峰值,生动印证“赛事流量”向“经济留量”的转化成效。
科技赋能则让体育经济如虎添翼。派潭体育小镇的智慧骑行道,通过沿途电子屏实时监测运动数据,将赛事体验升级。骑行爱好者李女士说,一边骑行,一边就能看到自己的运动状态,这种“体育+科技”的融合让骑行的每一公里都充满新鲜感和惊喜!
新业态也在不断涌现。今年7月27日,低空观光旅游在增城正果驿站试航。游客乘坐观光直升机,将正果驿站、正果寺、正果老街、最美旅游公路等标志性景观尽收眼底,为认识增城打开了“空中新视角”。据了解,目前派潭镇白水寨景区及三江飞行基地已初步构建起涵盖飞行观光、飞行体验、飞行培训、青少年航空科普研学等低空旅游服务体系,这条“低空赛道”正逐步成为增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借势全运绘新景:擘画户外运动未来
全运氛围,已点燃全民健身热情。8月2日至3日,2025年广州市第十八届“市长杯”香港赛马会羽毛球系列大赛男女混合团体赛增城赛区在增城区火热开赛。41支由羽毛球爱好者组成的队伍在场上奋力拼搏,在快节奏的对抗中比拼技巧,在团体协作中演绎默契,现场气氛热烈,充分展现了增城群众喜迎十五运、积极参与全民健身的蓬勃面貌,共同掀起了一场“羽”众不同的运动热潮。
这场赛事的汗水与欢呼,正是增城借势全运、擘画未来的最佳注脚。“以全运会为契机,目标直指大湾区户外运动度假目的地。”增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将依托全新升级的广州飞碟训练中心,积极谋划引进国内国际大型飞碟锦标赛,擦亮专业赛事品牌。
据该负责人介绍,增城还将全力打造“森林海—南昆山”户外运动黄金环线,精心策划山地自行车越野、溯溪溪降、铁人三项等特色训练线路,持续举办登山徒步挑战赛、定向越野等大众赛事,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联动森林海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构建“赛事+度假+康养”的融合生态圈,让运动员和游客既能享受“快达”的便捷交通,又能沉浸于“慢游”的山水诗意和运动乐趣中。
文|记者 马灿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何昱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