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曝光惊人消息,该国国防部正在考虑放弃修复“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这艘航母是俄军唯一的现役航母,俄罗斯也没有新的航母建造计划。“库兹涅佐夫”号一旦退役,俄罗斯将成为唯一一个没有航母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足以对未来的美俄博弈产生重大影响。在此情形下,俄罗斯为什么要放弃航母?
“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
11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证实,目前,该国海军在役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和改造工作已经暂停。报道称,俄海军和联合造船集团的代表近期将就该舰的命运作出最终决定。俄专家指出,不排除该舰因技术和物理老化而被报废拆解的可能。
这一消息令人不胜唏嘘,目前全球拥有航母的国家有10个。航母是目前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水面武器,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如果俄方最终确定放弃,俄罗斯将成为五常中唯一一个没有现役航母的国家,远洋威慑力将受负面影响。
“库兹涅佐夫”号在苏联鼎盛时期建造,1991年交付。其满载排水量约6.7万吨,最大航速30节,可搭载舰载机30余架。曾有军事观察家指出,“库兹涅佐夫”号的战斗力仅次于美国最大的“尼米兹”级航母。值得一提的是,“库兹涅佐夫”号还有一艘姊妹舰“瓦良格”号,后者被改造为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
“库兹涅佐夫”号最后一次执行军事任务是8年前的叙利亚行动,期间发生两架舰载机坠毁的严重事故。在返航途中,它被欧洲媒体拍摄到拖着数公里长的黑烟航行,其性能遭到质疑。返回俄罗斯后,“库兹涅佐夫”号立即进厂大修,不料一修就是八年,直至近日突然传出退役消息。实际上,该舰的维修并不顺利,多起事故让最初制定的600亿卢布维修费显得杯水车薪。2018年,甲板遭船坞起重机倒塌而砸出一个大洞。次年舰上又发生重大火灾,过火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原因是焊接作业不规范。这次火灾造成损失超过3.5亿卢布,约合人民币3200万元。为此,船厂和俄罗斯海军方面长期扯皮,都认为对方应该为此买单。
起火冒烟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实际上,这些事故都是俄罗斯造船业困境的折射,包括订单严重不足、资金严重短缺、技术严重落后,甚至船坞升级都无法实现,这些都导致“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维修十分困难。这也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国土纬度高,苏联实力最强的造船厂都设在黑海,也就是目前的乌克兰境内。苏联解体后,人员、设备都留在了当地。这导致俄罗斯海军虽然提出了“风暴”级新型航母的建造计划,但从2005年提出至今仍没有动静。
深圳卫视特约评论员石宏对直新闻表示,俄罗斯放弃“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维修和升级是基于现实考虑做出的痛苦、无奈但是又正确的决定。“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服役之后,主要是作为俄罗斯海军远洋能力存在的象征,也就是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符号,实际作战能力很弱。维修和升级到现在8年半了还没搞定,期间还发生了多起重大事故,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俄罗斯无力对航母进行维修和升级。俄乌冲突爆发更是雪上加霜,因为钱、人、物都被用到支持俄乌冲突方面去了。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退役,此前也有迹象。
今年6月,俄总统普京批准了2050年前俄罗斯海军发展战略,其中提到“全面恢复俄罗斯作为全球海洋强权的地位”。但俄海军高层在解读时强调,航母已经不是他们必要的选项。观察指出,这与俄罗斯海军当前的形势有关。受俄乌冲突影响,该国军费主要拨给了陆军和空军,海军经费不足。而俄罗斯海军还不得不维护几支不断老化但规模十分庞大的舰队。这导致俄罗斯海军在俄乌冲突中损失惨重,黑海舰队驻地塞瓦斯托波尔港多次遭袭,其驻扎的克里米亚半岛的大桥多次遭袭,而“莫斯科”号巡洋舰在中弹后回港途中沉没更是震惊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俄黑海舰队已经损失了33%的水面战力,这凸显俄罗斯海军在防御甚至情报上的投入都相当不足。
石宏指出,普京重振俄罗斯海军雄风的思想没有变化,但与20多年前相比,具体发展规划有了很大不同。俄罗斯海军水面舰艇的地位明显下降,而核潜艇的地位则显著上升。俄罗斯放弃了航母舰队,水面舰艇主要是发展护卫舰和两栖舰艇,这也意味着俄罗斯海军未来将主要聚焦在近海,远海能力则是量力而行。但实际上,这种规划更多的是一种政治态度的宣示,真正要做到难度巨大。
直新闻注意到,俄罗斯国内对是否彻底放弃航母仍有很大争议,而且各方态度十分极端。
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前司令谢尔盖•阿瓦基扬茨认为,放弃维修是合理的。在他看来,由于自身的高脆弱性和高成本,传统航空母舰已失去了现实意义,正被无人机军事系统取代。但该国军事专家丹迪金则认为,尽管在水面和水下作战的无人系统有所发展,但在远洋航行中,航空掩护仍然不可或缺。
在俄乌冲突中,无人机的作用十分突出,俄罗斯加大了研制新型无人机的投入,并总结出不少无人机战术。但无人机终究火力有限,并没有改变战场形势。
还有观察指出,俄罗斯海军实际上早已转向收缩,主要经费花在建造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之一的核潜艇。近年来,俄罗斯建造了多艘亚森级和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主打静音、深潜和新型潜射导弹,以对竞争对手形成足够的威胁。
此外,与此前相比,俄罗斯新款潜艇的设计思路还有一个微妙改变,那就是更为注重舒适度。例如,亚森级的载弹量比美国同级别潜艇少三分之一,省下来的空间用于扩大艇员生活空间。这主要是考虑到要比对手的下潜时间长得多,更难被侦测到行踪,以此保留足够的战略威慑力。
石宏表示,无人系统在俄乌冲突中的出色表现,无疑是俄罗斯在其海军未来发展规划中将无人系统列为重点的直接诱因。但也要看到,海军向来有“小三军”之称,也就是说海军对体系作战的要求更高。俄罗斯如果将希望寄托在无人系统方面,但不能同步发展有人舰艇的话,那么其海军在未来还会是“瘸腿”的。这就如同“木桶原理”,如果在短板方面与西方差距明显,到2050年很难达到后来居上的效果。
作者丨黄子熙
排版丨季靳玮
编辑丨程凌宇
审校丨曾子瑾
监制丨管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