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青年节,一起致敬他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07:57:00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

有一群青年以热血与奉献诠释了生命的价值

他们中有驻守边疆的战士

扎根乡村的扶贫干部

翱翔蓝天的女飞行员

投身支教的志愿者

奋战一线的缉毒警察

他们的生命虽定格于青春

却以忠诚、担当与无私的精神

镌刻成时代的丰碑

向他们致敬

黄文秀:返乡扶贫,奉献青春

风华正茂的年纪她选择泥泞,告别繁华;青春正盛的岁月,她扎根基层,反哺家乡。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去世后,她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中共中央授予她“七一勋章”。她就是生前担任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的黄文秀。2016年,硕士毕业的黄文秀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定向选调生。两年后,她奔赴偏远贫困的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动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

百坭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建档立卡贫困户又居住分散,但黄文秀坚持挨家挨户走访。她一边帮忙干活,一边了解情况。驻村一年多,她把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访了一遍又一遍。

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黄文秀和村两委干部通过考察学习、咨询专家,找到了适合本村的产业——种植砂糖橘等,并试水电商。仅2018年,百坭村电商服务站便售出四万多斤砂糖橘。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冒着暴雨连夜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突发山洪不幸牺牲,年仅30岁。

黄文秀的长征,没有风雪载途的夹金山,没有不见人烟的大草地,有的只是百坭村的一条条山路。在这没有硝烟的长征路上,她铆足了劲儿与时间争分夺秒地赛跑,一刻不曾停息。现在,在百坭村人心里,这个大山的女儿从未离开。路灯的光洞穿了山村暗夜,正如黄文秀的青春之光点燃了这片土地上的希望。

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巍峨的喀喇昆仑山脉,绵亘于我国新疆南部。群山中的加勒万河谷被称作“生命禁区”,可在驻守的边防官兵心中,始终拥有坚定的信念: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要用热血和生命去捍卫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2020年4月开始,外军公然进入中国领土构筑工事、设置障碍,蓄意挑起事端。6月15日,在两军会晤达成缓和局势共识后没几天,外军又一次越线搭设帐篷。我军边防团团长祁发宝奉命带领营长陈红军、战士肖思远和陈祥榕等人,紧急前往一线处置突发情况。

陈祥榕烈士2020年6月在中印边防斗争中壮烈牺牲。牺牲时,陈祥榕年仅18岁。他为了营救受伤战友、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曾写下战斗口号:“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余旭:蓝天上的“金孔雀”

“我觉得没有最好,真的只有更好”。余旭是我国培养的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是首位驾歼-10飞机飞上蓝天的女飞行员。她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两次荣立三等功,被称为蓝天上的“金孔雀”。她曾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庆典上驾机飞越天安门。2016年11月12日,在飞行训练中,余旭不幸牺牲,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每个人的青春乐章中,总会留下动人的旋律和音符。女军人、女飞行学员,是我在自己生命乐章中留下的一笔,我期待在飞翔之路上能多添几笔,把每一笔都当作书签,收藏在我生命中的每一页。”

这是余旭曾写下的一段话。她的生命乐章虽然不长,却跳跃着震撼人心的节拍。

李莎:大山里的燃灯者

2020年5月9日,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李莎,在返回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小学支教的途中,因车祸不幸罹难,年仅21岁。

大学毕业之际,李莎毅然选择参加“西部计划”,成为一名支教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讲台上,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千方百计上好每一堂课;在课堂外,她情系学生,打开留守孩子的心扉,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莎姐姐”。2020年5月9日下午,在赴学校开会途中发生意外,不幸去世。

李莎积极探索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小老师”的方式,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她课后一遍遍地单独教学习困难同学开口讲英语,她经常关心陪伴班上家庭困难小女孩,帮助她融入集体、提升学习……李莎还经常跟孩子们分享她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感悟,她的教学热情像一团火苗,点燃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她说:“支教工作就是把孩子内心的火种点燃,点燃山区学生对外界的好奇,点燃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点燃他们对改变命运的信心与追求。”

在支教团队伍里,李莎年龄最小,却总想多做些事。2019年8月,支教团到龙胜马堤乡东升小学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李莎担任导演制作了视频作品《旭日东升》,以记录加访谈的形式,深入展现留守儿童的善良与纯真,李莎在其中也留下了自己的支教感言。

李莎用行动实践梦想,用奉献书写人生,在西部的大山里留下青春星火,谱写出助人为乐的永恒之歌。李莎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获“最美大学生”称号。

张子权:一门两忠烈,英雄父子兵

缉毒民警张子权,生前是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2020年12月15日,他在专案侦办中因过度劳累突发疾病,告别了热爱的公安事业,年仅36岁。

9年禁毒生涯,侦破毒品案件158起,总缴毒约20余吨,一年出差300多天,这一串数字勾画出禁毒民警张子权的一生。

张子权说,办案就是与时间赛跑,与犯罪嫌疑人较量;然而,超负荷工作让他突发疾病。2020年12月15日,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逝世,生命定格在36岁。张子权选择做警察是受到了父亲张从顺的影响。他父亲曾经也是一名禁毒民警,1994年,他在侦办一起跨国贩毒案时勇斗毒贩,遭遇毒贩引爆手榴弹壮烈牺牲。那时,张从顺的三个儿子年纪尚小,张子权也只有10岁。

2021年3月,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追授张从顺、张子权父子“云岭楷模”称号,2021年12月27日,公安部发布追授张从顺、张子权父子“公安楷模”称号,2022年1月,中政委评选张从顺、张子权父子为“双百政法英模”。

黄文秀的乡土情怀

陈祥榕的赤子之心

李莎的教育理想

余旭的蓝天壮志

张子权的禁毒使命

五位青年以生命为笔

书写了新时代最壮丽的青春篇章

他们用短暂的一生证明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

而在于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的深度

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后来者勇担使命

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永恒的光华

综合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央视军事、广州日报、云南共青团

统筹:徐梅花

文、海报、视频:陈湫林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湫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