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维修技术的匠心传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6 20:45:00    

一大早,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乌兰浩特卷烟厂卷包车间的修理组长高福生就开始为机器“号脉问诊”,徒弟呼斯楞安静地跟在他身边,专注地观察着师父的每一个动作。这是师徒间持续了三年的默契。

高福生在修复烟机旧件。雷育斌摄

1990年,还是个“毛头小子”的高福生怀揣着对机械的好奇与热爱走进车间,面对机器无从下手。“第一次修理时,我也手忙脚乱。”高福生对徒弟说。

高福生努力了解车间所有机器的性能,学习部件的维修和保养技术。如今,高福生已是厂里的技术标杆,那些曾经“不听话”的机器设备,在他手中都变得服服帖帖。他还带领修理团队主动修复设备部件,每年为工厂节约成本约百万元。

多年来,高福生获得了集团劳模、2010年兴安盟劳动模范、2011年“红云红河之星”工厂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但最让他自豪的,是能够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年轻人。

高福生(左)为呼斯楞讲解机械制图。雷育斌摄

2015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工会命名成立“高福生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带头人,高福生积极参与技术培训和交流,帮助青年员工成长、完成课题攻关,为员工搭建提升素质和技能的平台。他的教学从不拘泥于形式,有时是在设备旁的即兴讲解,有时是吃饭间隙的技术探讨,甚至下班路上也会突然想起某个技术要点,立即打电话给徒弟。“设备维修不仅要用手,更要用心。”这是高福生始终秉持的工作理念。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徒弟呼斯楞快速成长,不仅掌握了扎实的技术功底,更培养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2023年,呼斯楞成功通过卷烟机修理工资格考试。

在高福生的带领下,2024年卷包车间共申报了10项QC成果;获得专利授权高达87项,另有50项专利正在受理中。这些成就的背后,是高福生等老师傅们传承下来的创新精神在发光发热。(雷育斌)

来源: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乌兰浩特卷烟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