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全力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园开发建设。浪子哥 摄
江海区打造暖“新”一条街,遴选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家”。江海供图
青年夜校书法培训班。江海供图
在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里,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前沿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乡村田野的振兴画卷绚丽多彩,农文旅融合项目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青年在夜校里提升自我,长者在生活馆里享受悠闲时光,零工市场为就业者提供广阔机会……
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江门市江海区“新三十年再出发”的开局之年。站在建区三十周年的历史节点,江海区以实施基层党组织“抓基层、强基础、固根基”行动为牵引,激活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打造珠江西岸现代产业枢纽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南方日报记者 张泳渝 通讯员 区耀辉
深耕党建责任田
绘制乡村发展新图景
在江海区,一场以党建为引领的乡村发展变革正蓬勃展开。这里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挖掘各村独特禀赋,打造出“魅力英南”“富美直冲”“幸福威东”等各具特色的乡村发展画卷。
目前,全区超四分之一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千万元,超六成村(居)列入省典型村,其余已全部纳入第三批典型村培育名单。
党建聚力,侨村建设亮点纷呈。礼乐街道英南村与天堃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合作,聘请公司董事长担任“乡村CEO”,共同开发天堃国际·舟庄文旅城项目,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华村与住家喜宴等餐饮企业结对共建,深挖本地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餐饮产业链,进一步擦亮“广东省粤菜美食街(城)”金字招牌,并在就业保障、侨村活化等方面互促双赢。
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时,江海区不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
一方面,江海区深化“党员责任岗+村民积分制+乡村绿化”,探索成立村级“绿美银行”,建立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绿化长效机制,新种树木超2.5万棵。
另一方面,一体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全区41个村居均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打造6个乡村绿化示范村。同时,深入推动“美丽庭院”建设,1户庭院荣获省级“美丽庭院”典型户称号,7户被评为省级“美丽庭院”户,英南村获评省级“美丽庭院”特色村,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正逐渐成为现实。
织密党群服务网
构建融合治理新格局
“青年夜校的热门课程一推出就被抢报一空!”江南街道北湾社区党支部书记严志欣介绍。每天晚上,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成为年轻人的“成长加油站”。
在社区服务力提升行动的推动下,江海区党群服务中心摇身一变成为青年夜校、长者生活馆、零工市场,实现服务空间、活动场次和人流量的大幅跃升,“两社三中心”建设也在持续深化。
创新社区运营模式,江海区构建“公益+运营”“阵地换服务”合作机制,引入第三方共享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一社区一品牌”创建见实效,全区3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入选省提质行动试点名单。
为破解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空间运营效能偏低的双重困境,江海区大胆创新,坚持“小生意+大公益”理念,在9个社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企业、社区慈善基金会、社区“合伙人”等运营主体,探索社区运营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以北湾社区为例,该社区创新成立“共享家”慈善基金,通过辖区企业定向捐赠、公益组织专项支持、公益集市爱心义卖以及公益超市利润反哺等多元渠道,汇聚社会各界资源力量,精准对接解决居民群众的“心上事”。
人才是社区服务的核心。江海区依托社区党建学院,携手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建立社会工作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打造体系化、制度化的社区基层治理人才培养平台。同时,组织离任社区书记群体成立“老书记工作室”,以“理论+实操”模式培训社区工作者超1300人次。
激发红色活力
激活新兴领域新动能
在江门唯一国家高新区,党建引领正成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兴领域破题攻坚,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
江海区在全市率先试点“两企三新”诉求建议“五位一体”直通机制,出台“党群携手 益企服务”行动清单,从党的建设、政策、融资、营商环境到行业发展,全方位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
通过设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区主要领导担任首席企业服务员,整合服务资源,构建起“多渠道归集、一窗式受理、全流程跟踪”服务体系。近年来,企业诉求办结率达87%,企业满意度达100%,服务企业创新实践入选国务院典型案例。
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被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全省唯一安全应急特色园区,在全省96个产业园区综合考评中获得第一名。
——关爱新就业群体,构筑“友好之城”。
随着新业态蓬勃兴起,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党建重要新兴阵地。江海区出台加强党建引领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十条措施,在外海街道麻三商业街区打造暖“新”一条街,遴选53家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家”,为他们提供优先窗口、消费优惠、免费充电等服务,打造“5分钟补给圈”。
此外,江海区还建立暖“新”专属泊位,在外卖送餐员、快递员聚集的商圈楼宇和住宅小区周边设立32处新就业群体专用停车泊位,破解快递、外卖车辆停放难、停放乱难题,让这些城市的新力量感受到家的温暖。
砥砺奋进三十年,奋楫扬帆再出发。江海区将全方位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筑牢组织根基、塑造特色品牌、提升发展效能,激励全区党员干部以崭新姿态和昂扬状态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江海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