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新乡学院三下乡实践纪实:青衿护河生物焕新,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修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7:12:00    

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今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着重强调,要“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到沿黄地区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讲话精神,全面了解沿黄流域产业布局及生态环境现状,自2025年6月27日起,河南省科技特派员郭晖教授带领新乡学院“青衿护河·生物焕新”——沿黄流域生物技术修复成效调查社会实践团,深入沿黄流域原阳段“中原农谷”、九多肉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新乡市诚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胖东来蔬菜供应基地),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调研实践活动。实践团综合运用查阅文献、实地考察、样本采集、实验分析、知识宣传与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圆满完成了本次社会实践任务。

青衿团队启航:深耕沿黄原阳段实践探索

实践筹备阶段,团队成员高度重视前期准备工作。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深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系统研究发现水资源与土壤生态息息相关——水资源一旦遭受污染,将连锁引发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及品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团队还结合自身科研优势,特别是成员贺雨欣主持的《AM真菌-小麦共生体系对农田镉污染原位钝化修复关键技术研究》这一国家级河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成果,整合文献研究结论,精准锚定实地调研重点,反复优化实践方案。通过这一系列严谨的前期工作,团队不仅夯实了理论基础,更凭借过往项目积累的技术经验,为后续实地调研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指引。

6月27日,实践团首站抵达中原农谷。在参观学习过程中,讲解员围绕“空间布局、运行机制、发展理念及原创性成果”等方面,为成员们进行了细致讲解,并带领大家参观了现代农业科技展馆内二十余种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如步步高升管道式水培、支撑架欧荷栽培、A字架基质培等。尽管现代种植技术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但土壤种植仍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状况,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紧迫性与艰巨性。

6月30日,实践团走进九多肉多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酱卤文化博物馆以及胖东来蔬菜供应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在胖东来蔬菜供应基地,成员们直观领略到优质水土条件对蔬菜品质的决定性作用——安全的水源与肥沃的土壤,是培育高品质食材的根基;在九多肉多工厂,大家进一步了解到食品加工企业在原料选择、水资源利用及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严苛标准。地处黄河流域原阳段的这些企业,其发展与良好的水土条件紧密相连。合理规划用水、科学处理废弃物,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更是守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关键。此次调研,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食品加工全链条与水土生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进一步凸显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多维实践并行:构建全面调研网络

参观调研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迅速行动,围绕中原农谷无土栽培技术调研成果,针对水质、土壤、底泥及重金属检测等重点课题,进一步完善调研体系,拓宽生态修复研究视野,力求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全面、详实的数据支撑。成员们在当地开展多点位水质和土壤样本采集工作,确保样本具有广泛代表性。

与此同时,实践团深知,提高公众保护黄河的意识,是推动黄河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重要一环。实地考察结束后,成员们走进当地社区,积极开展知识宣传与问卷调查活动。通过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公众对黄河生态保护的认知基础,广泛激发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全面收集基层生态治理建议,全力推动生态保护共识的形成。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在社区内营造“保护黄河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促进环保理念从个体向家庭、社区扩散,为黄河流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凝聚群众力量。

在团队指导老师徐小博副教授和庄静静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实践团成员运用专业知识,对采集的样本进行水质现状分析。通过检测pH值、溶解氧、铅、镉等重金属含量以及农药残留等关键指标,并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科学评估水质等级。此外,团队结合新乡学院科研团队“混合式植物生态岛对河道污水净化效果研究”的生物技术成果,采用原位修复技术——生态浮岛技术,开展多维度数据分析,全面检测黄河水质状况,深入探究土壤、水体保护修复效果。通过筛选适合豫北地区河道水体环境,且兼具良好净化能力与观赏价值的生态浮岛植物,达到净化水质、去除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目的,为精准诊断污染类型与程度、优化农田土壤修复和水体生态修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青春答卷落成:助力黄河生物焕新

原阳县地处黄河故道,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新乡学院“青衿护河·生物焕新”社会实践团聚焦黄河生态保护主题,通过实地考察、样本采集、专业检测及数据分析等工作,为“十四五”规划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领域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宝贵的一线数据,切实筑牢中原生态屏障,有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黄河奔腾不息,承载着华夏千年文明;守护碧水安澜,关乎生态永续发展。此次,新乡学院“青衿护河·生物焕新”社会实践团以专业知识为笔,以实际行动为墨,书写出黄河生态保护的青春答卷,用行动诠释“两高四着力”的青春责任,勇当守护母亲河的时代先锋。

文图:贺雨欣 张怡恒 任舒静

编辑:马会丽

相关文章